查看完整版本: 清朝在臺灣的開山撫番是成功還是失敗的?
頁: [1]

EptMlbc_Killer 發表於 2021-12-30 03:55 AM

清朝在臺灣的開山撫番是成功還是失敗的?

  臺東直隸州知州胡傳有一段話評論開山撫番:「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胡傳這一段話,顯然是在不滿清朝在臺灣的開山撫番。從現在整體來看,也會有些人認為清朝在臺灣的開山撫番是失敗的,可能也會有些人覺得是成功的,或者是有不同的想法,想請問你們的想法?...<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天下第一不知名 發表於 2021-12-31 10:45 AM

本帖最後由 天下第一不知名 於 2021-12-31 10:45 AM 編輯

台灣開山時期
沈葆楨欽差期間,除奏請增設臺北府,以平衡南北地位的失調外,也亟思改善臺灣前山、後山的地形阻隔、交通困難的問題。他認為開山、撫番須同時進行,並要積極開發後山地區,以免為外人所佔。因此他急於打通前後山聯絡通道,分北路、中路、南路同時進行;北路由噶瑪蘭廳蘇澳至花蓮奇萊,共計205里、中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蓮璞石閣,共計265里、南路由屏東射寮至台東卑南,共計214里,而中路即是三路中至今僅存,被列為國定古蹟的八通關古道。

台灣撫番時期
沈葆楨增加行政區域,以入侵台灣原住民領域(生番),將埔里地區單獨設立埔裏社廳,改「北路撫民理番同知」為「中路撫民理番同知」,移駐埔里。另在後山地區設置卑南廳,移「南路撫民理番同知」駐守。所謂的「撫番」即是有計畫強取各項資源以及加速推動「生番」漢化作業。其所擬定的計畫包括選土目、查番戶、定番業、通番言、禁仇殺、設番學、修道路、易冠服等。他在計劃開山深入山地之時,道路所經之處,隨時隨地招撫當地「番社」,強迫使其接受漢化,脅迫其放棄以武力抗爭(出草)來守護領域,若有不服招撫而抵抗者,便以強大武力征服、侵略和摧毀部落,致原住民反彈激烈;其間先後發生誘殺阿美族菁英的大港口事件、與消滅撒奇萊雅族及噶瑪蘭族的加禮宛戰役等屠殺事件,又凌遲處死赴營請降的族長古穆·巴力克(Komod Pazik)、並當眾慘殺其夫人伊婕·卡娜蕭(Icep Kanasaw),花東二族在抵抗清軍的持續入侵中幾近滅絕。

由此可知清朝二大政策算是有成果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koklut 發表於 2022-1-1 01:48 AM

本帖最後由 koklut 於 2022-1-1 02:00 AM 編輯

成功或失敗,其實都有道理,看你怎麼去看待既定的事實。
1.從"成功"面來說,沈葆楨一直到劉銘傳,山野林地確實被開發了,茶葉與樟腦成為開港後最重要的出口外銷品,北臺灣的政治經濟地位因而從此超過南臺灣;"撫番"主要是使原住民族歸順並加以教化,這個也是清廷從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就積極在去做的。相較於清領前期的消極治臺,清廷在開山撫番上確實取得了成果。
2.從"失敗"面來說,如胡傳所言,代價花費太大而收效甚微,這點也是正確的,發大軍進討、隘勇線的人力物力的維持、原住民族叛服無常,這個都是相當大的行政成本,接手劉銘傳的邵友濂也不得不連同開山撫番政策在內的各式新政都完全停止。
3.另外,臺東直隸州的行政區劃設,已經是清領末期,亦以是臺灣自強新政無以為繼的時期,胡傳這句話顯示是出自反對新政的立場而言吧!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koklut 發表於 2022-1-1 01:58 AM

天下第一不知名 發表於 2021-12-31 10:45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台灣開山時期
沈葆楨欽差期間,除奏請增設臺北府,以平衡南北地位的失調外,也亟思改善臺灣前山、後山的地 ...

撒奇萊雅族因舉族遷徙避難而與阿美族混同,1980年代後正名運動成功,成為目前16族之一的原住民族。...<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31kin 發表於 2022-1-1 02:05 PM

本帖最後由 31kin 於 2022-1-1 03:53 PM 編輯

現在看清朝管治台灣,我覺得會很受以下兩點影響:

1.台灣80年代亞洲四小龍,經濟成功騰飛。
經濟騰飛後想返轉頭,當然會覺得很有價值呀,應該要全力防守保著。
但清朝時會否如此評估呢。

2.老蔣退守,選擇了台灣這個島。
退去其他地方,其他島又如何。還會不會經濟騰飛呢。

不過一個島來說,台灣體積不大不小,位置適中,物產豐富等,得天獨厚的吸引力。因此一直都有機會成為影響世界的一個島。...<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koklut 發表於 2022-2-17 09:20 PM

可以看一下這段文字來對照清領後期與日治時期的開山撫番政策施行狀況,來思考清代開山撫番是成功還是失敗的:

光緒元年(1875年)開始八通關古道開闢工程,同年冬十一月完工。由林圯埔(今竹山)經鳳凰山、東埔、八通關,越秀姑巒山,再沿拉庫拉庫溪向東,到達璞石閣(今玉里)。沿途橋道、溝壑、木圍、宿站,俱漸興修,分派兵勇配紮各要隘。古道開通後,墾民往來雖稱便利,但因開山撫番政策時有變更,再加上瘴癘及沿途番社無法全面控制,以致人跡罕至,年久日趨荒蕪,遂逐漸湮沒於草莽中。日人治臺後,為行其控制原住民之山地政策,於大正八年(1919年),動用原住民與平地保甲的義務勞役,另闢理蕃道路,稱為「八通關越嶺道路」,並在沿途要隘設置卅四個駐在所。清領時期的八通關古道,早已廢棄不用。

以上轉引自國家文化資產網對國定古蹟"八通關古道"的描述,20220217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70417000001...<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djs85707 發表於 2022-10-3 11:30 AM

沒有好或不好,畢竟當時重心不在台
頁: [1]